买LED屏时,总会被销售抛来一串数字:“这款P2的清晰度高”“那个P3的性价比高”……同样是屏幕,P后面的数字到底代表啥?选不对,要么花了冤枉钱,要么画面模糊到没法看。今天就把“像素间距”的门道说透,看完你也能精准挑屏。
一、先搞懂:“P值”到底是啥?
P值=像素间距,指的是LED屏上相邻两个灯珠中心点之间的距离,单位是毫米(mm)。比如:
P2=相邻灯珠间距2毫米
P3=相邻灯珠间距3毫米
P1.5=相邻灯珠间距1.5毫米
核心规律:P值越小,像素越密集,画面越清晰,但价格越高;P值越大,适合远距离观看,性价比更高。
二、不同P值,适合哪些场景?
记住一个简单公式:最佳观看距离≈P值×1000(单位:毫米),换算成米就是“P值×1”。举例:
P1.5:适合1.5米内观看(如会议室、家庭影院),凑近看也无颗粒感
P2:适合2米内观看(如商场专柜、小型舞台)
P3:适合3米外观看(如展厅、中型会议室)
P4-P10:适合4米以上(如户外广告屏、体育馆大屏),远距离看足够清晰。
举个反例:如果在篮球场装P2屏,观众离10米远,根本看不出和P5的区别,但成本却高出一倍——纯属浪费钱。
三、避坑指南:这3种情况别选错
1. 别盲目追“小P值”:
比如户外大屏,观众离50米远,P10足够清晰,选P5只会多花几倍钱,毫无意义。
2. 小空间别用大P值:
办公室装大屏,观看距离3米内,选P4及以上就会看到明显颗粒感,至少得P3才合适。
3. 结合预算平衡画质:
预算有限时,优先满足“观看距离匹配P值”,而非强行上最小P值。比如预算卡得紧,3米观看选P3而非P2,画质差距不大,却能省30%成本。
选P值的核心逻辑:看距离、算预算、弃执念。根据实际观看场景的远近来挑,既不浪费钱,又能保证最佳效果。下次再被“P值”绕晕,翻出这篇对照着选,准没错!
Copyright © 2016-2022 梅州市然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客都梅州网